首页 - 酒界 - 酒界风云 - 正文

肖竹青认为中国白酒ESG“应该两步走”

来源:肖竹青 2025-08-19 09:05: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肖竹青认为中国白酒ESG“应该两步走”)

1,将 ESG 真正上升到一把手工程。

2,用国际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酒ESG成就”。

一、为什么应把 ESG 重要程度再提升?

1. 从“合规披露”到“战略刚需”。

肖竹青认为,当前多数二三线酒企只是把 ESG 当成“合规作业”,由公关或品牌部门拼凑报告,这种做法无法持续。ESG 应该成为“全供应链的共同行动目标”,在供应商准入、经销商管理、产能布局、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都加入 ESG 考量。

2. 从“成本”到“价值”。

肖竹青认为:头部酒企已开始把 ESG 视为品牌溢价、渠道议价力和国际化门票。ESG 做得深,能在消费者端形成“绿色信任”,在产品端实现“可持续溢价”,在资本端拿到更低成本的融资。因此,对于任何想突破区域市场、想做全国化乃至国际化的酒企,ESG 都已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线”。

二、中国特色议题如何既保留特色又拿高分?

1. 先把“特色”量化成“硬指标”。

肖竹青举例,酒糟资源化、非遗酿造技艺、乡村振兴这些中国语境下的议题,过去因只有定性描述而被国际机构“扣分”。如今评级之所以普遍抬升(如贵州茅台从 B 到 BBB、古井贡酒从 BB 到 A),关键就在于企业开始披露“30 万吨酒糟 100% 再利用”“非遗传承人数量及培训小时数”“农户订单种植占比”等可验证数据。

2. 学会“双语叙事”。

肖竹青认为:中国酒企需要培养既懂酿造又懂 ESG 的复合人才,主动参与国际论坛、赛事和评级机构的沟通,“用国际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国的可持续故事”,减少“水土不服”带来的折价。

3. “本土框架 + 国际对标”双轨并行。

对于《中国酒类企业 ESG 披露指南》《评价指南》等行业团体标准,他认为是“把中国特色议题翻译成国际可比口径”的第一步;下一步应继续细化权重、补充数据库,并争取让 MSCI、CDP 等机构在权重设置里给“酒糟资源化”等中国特色指标留下单独打分项。

4. 从“单点改善”到“系统治理”。

在治理架构上,肖竹青建议企业董事会层面设立 ESG 委员会,明确 KPI 与高管薪酬挂钩;

在执行层面,把 ESG 指标下沉到生产基地、供应商、经销商的考核体系,形成数据闭环。

只有系统治理才能让“特色议题”持续产出可验证、可比较、可改进的绩效,从而长期稳住并提升国际评级。

肖竹青认为,中国酒业的 ESG 进程正处于“合规普及”向“战略深耕”过渡的关键节点。把 ESG 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而要让中国特色议题在国际评级中既保留差异性又拿到高分,核心在于“量化披露 + 双语叙事 + 系统治理”三位一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