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违规担保到业绩亏损:威龙股份折射国产葡萄酒生存之困)
作者懂酒哥
葡萄酒的醇香难掩债务的苦涩。日前,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龙股份”)的一则公告打破了行业的平静,公司因一起历史担保纠纷被诉至法院,原告要求其承担1017万元的补充赔偿责任。这起看似孤立的诉讼,实则是威龙股份多年前违规担保“旧雷”的再度引爆,也揭开了这家老牌葡萄酒企业的治理疮疤。
担保纠纷再发酵
根据公告,此案源于公司在2018至2019年期间发生的重大违规担保事件,原告宋林要求威龙股份对山东龙口酿酒有限公司(下称“龙口酿酒”)于2019年在兴业银行烟台分行的三笔合计3390万元的借款本金,在其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30%的补充赔偿责任。
该诉讼的依据是,威龙股份曾为龙口酿酒的上述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据了解,2018年-2019年期间威龙股份发生了违规担保,涉及借款本金2.5亿元,2021年公司根据法院生效判决承担了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涉案的3390万元担保,威龙股份在2021年已对其风险进行了预估,并采取了全额计提损失的会计处理。
威龙股份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截至当前,前期未诉的违规担保已诉至法院。本案尚未开庭,最终实际影响以审理结果为准。
诉讼背后,是威龙股份系统性的治理缺陷与合规漏洞。在处理违规担保事宜时,威龙股份曾出现信披违规。2021年,威龙股份与原控股股东王珍海等签署协议,通过“以物抵债”方式偿还公司因上述违规担保应承担或可能承担的损失。2022年,烟台银行龙口支行诉讼要求撤销上述协议,其在撤诉后再次提出诉讼。2024年7月,因未按规定及时披露重大诉讼进展情况和重大诉讼情况,信息披露不及时,上交所对威龙股份及公司时任董事长朱秋红、董事会秘书白璐、总经理孙砚田予以监管警示。因相关事项,山东证监局对威龙股份及上述三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威龙股份的财务治理同样堪忧,今年2月,山东证监局查明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及时不充分,责令其限期改正。内控缺陷还延伸至生产运营领域,今年7月,公司因安全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被龙口市应急管理局罚款2.8万元,暴露出生产管理的松懈。
值得注意的是,控股股东增持承诺的延期,或许更加暴露了股东对威龙股份的信心下滑。威龙股份控股股东星河息壤此前曾计划自2024年11月30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在1000万元(含)-2000万元(含)。此后,该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延长至2025年11月30日。根据公告,截至今年10月10日,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但因资金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星河息壤尚未增持股份,其表示未来将择机增持。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承诺人作出的承诺应当明确、具体、可执行,对于出现变更的,应充分披露变更或者豁免履行承诺的原因,并及时提出替代承诺或者提出豁免履行承诺义务。
如果说担保诉讼是威龙股份历史违规操作的“余震”,那么信披违规、财务内控缺失、生产管理松懈乃至控股股东增持失信,则共同织就了企业治理失序的“困局网”,这些问题不仅消耗着公司的资金与信誉,更让市场对其经营能力产生质疑。
国产葡萄酒的生存挑战
诉讼风波与内控管理疏漏之外,威龙股份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业绩数据,更直观展现了企业的经营困境。
始创于1982年的威龙股份,是中国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威龙股份营收为1.87亿元,同比下降15.27%;归属净利润为-240.18万元,去年同期为944.8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威龙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葡萄酒行业属于消费品行业,受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法规政策、消费者结构和偏好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葡萄酒消费需求会呈现一定的波动性。若未来葡萄酒消费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或下滑,且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公司将可能面临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国外葡萄酒大量涌入中国,给国内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带来较大冲击。如果未来葡萄酒进口量仍保持快速增长,将对国内葡萄酒行业等国产品牌葡萄酒造成较大冲击。威龙股份表示,公司将加强巩固原有市场,不断开发新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威龙股份的业绩滑坡,正是国产葡萄酒行业整体低迷的缩影。今年以来,葡萄酒行业整体业绩依旧不乐观,大部分葡萄酒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产量在2012年达到138万千升的历史最高值后,随后逐年下降,2024年跌至11.8万千升的低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产量仅为4.4万千升,同比大幅下降26.7%,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
《2025全球酒类消费白皮书》揭示了葡萄酒行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报告显示,18-35岁群体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较2019年下降41%。长期以来主打“风土”与“情怀”叙事的葡萄酒,难以打动年轻消费者。如何对接年轻人追求轻松、悦己的饮酒方式,成为摆在葡萄酒企业面前的现实命题。
在历史遗留问题与行业周期下行的共振之下,威龙股份内外交困。对内,其背负着违规担保的历史债务,治理漏洞、业绩亏损层层叠加;对外,行业产量持续萎缩、进口酒冲击加剧,年轻消费群体的流失更让市场需求雪上加霜。而对整个国产葡萄酒行业来说,威龙的困境更是一记警钟,单纯依靠“情怀”难以抵御市场冲击,唯有夯实企业治理、贴近年轻消费需求、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挣脱生存之困,找到复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