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左手一碗面,右手茅五剑)
作者余在洋
与其抱怨环境糟糕,不如弯腰探求“活下来”的创新之道。就像上海这位面馆老板,他用“左手一碗面+右手茅五剑”的销售模式,大胆营造出来了一种“新消费场景”,在身处低迷中的白酒市场,为大家梦寐以求的增量消费找到了一束亮光。
——题记
创新场景:在小面馆喝茅台
最近,上海“3元面馆茅台论杯卖”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根据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在上海这家面馆,一碗阳春面的售价为3元,一枚荷包蛋的售价为1元,很明显,这家面馆属于妥妥的平民消费。
与3元一碗的阳春面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这家面馆,还有按杯卖的中高档白酒——茅台、五粮液和剑南春。这样的商品搭配,在店内形成了一道“左手一碗面,右手茅五剑”的消费奇观。
在小面馆喝茅台,这样的消费场景,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茅台消费场景的认知。不过,作为一种创新性消费场景,这家面馆的老板,为大众消费为主的客群提供了“尝尝茅台酒滋味”的机会。
根据店面内的标价牌的显示,一杯茅台酒在店内的售价为48元,五粮液售价为24元,剑南春售价是12元。根据店老板介绍,因为茅台酒按瓶卖价格太高了,很多人消费不起,所以就按杯卖了。
老板还介绍,这几款按杯卖的中高档白酒,容量都为10毫升一杯,客群主要来自于外卖骑手、保安等务工人员,以及附近高校的大学生等老客户。
“拆”出来的商机
信息显示,“3元面馆茅台按杯卖”的相关视频经社交平台传播之后,这家小面馆的客流激增,很快就出现了爆满场面。把茅台酒按杯卖,虽然算不上有多少创举,但小面馆的这一“拆”,却意外“拆”出了无限商机。在六零后的记忆中,旧时的供销社,也曾经把整盒香烟拆开按根卖——现在小面馆按杯卖的茅台酒,无非是供销社时代“拆零销售”的翻版而已。
只不过,现在小面馆的这一“拆”,不仅打破了茅台酒固有的“阶层化消费”,在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也给小面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红利;此外,小面馆的“拆零销售”之举,在那些一年到头可能都舍不得买瓶茅台喝的群体中,无形中激起了一种“尝鲜欲望”。
在人人都感觉酒难卖的行业调整期,茅台酒按杯卖——这种“拆零销售”模式如果受到普罗大众追捧,势必会为茅五剑等中高档白酒带来意料之外的消费增量。
小面馆老板的做法,说明不管市场环境如何糟糕,只要愿意撬开脑袋、捋直思路,市场机会永远都是有的。
坚持下去,活到“拐点”
有位在白酒行业从业20多年的经销商说,2025年,应该是他从业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而这一切,根源或许在于低迷的消费、通缩状态下的经济大环境,以及今年不期而至的“最严禁酒令”。
尤其是自5月份以来,被各地层层加码的禁酒令,让大多数白酒消费场景突然消失——白酒不上桌,市场就滑坡。在这种情形倒逼之下,酒厂懵了,经销商慌了,连线终端的烟酒店惨了,承载着白酒消费最后一哆嗦的餐饮店也嘎了。
从2022年以来,最新一轮白酒行业调整,到今年为止已经持续将近4年时间。在白酒行业能坚持到现在的酒厂和经销商,都在等待市场下跌中的那个“拐点”。
虽然没人能说清楚这个“拐点”何时能够到来,但是在惨淡的市况中,最近也传来了一些令人感到曙光在望的好消息。比如刚刚发布的一个超级工程项目,直接刺激了白酒从业人士的想象——围绕这个项目的天量投资,是不是又要出现跑项目、勾兑关系之类的热闹场景,这会不会刺激白酒消费走向复苏啊?
另外,还有信息显示,国家2024年在城市更新上启动了6万多个项目,投入的总资金量高达2.9万亿之巨,到2030年之前,围绕城市更新的总投资,将累计达到10万亿元。
如果“最严禁酒令”场景不再像之前那么严,在项目、基建、城市更新等海量投资的刺激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投资会成为白酒市场复苏的“强心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