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界风云 - 正文

低度酒,是真出路还是?

来源:懂酒谛 2025-07-08 14:57: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低度酒,是真出路还是?)

作者懂酒哥

当下,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依然在持续,“低度潮饮”却逆势崛起,成为酒业竞争的新高地。

近期,低度酒频频出现在各大酒企的新品战略当中,竞争维度从单一产品延伸至品牌战略、渠道创新、供应链建设等全链条重构。在酒业动销严冬的现状下,异军突起的低度酒是否真的能否成为新的增长点,成为业内争论的焦点问题。

酒业向低度发力

近期,头部酒企在低度酒领域动作频频。

7月4日,洋河股份在公开平台称,公司在低度酒领域有传统历史与良好基因;其拥有33度洋河大曲、33.8度洋河微分子酒、38度海天梦等相关产品;其具备丰富的低度酒储备,将顺应年轻化和低度化趋势,积极开展产品布局与消费者引导工作。

无独有偶,水井坊也在当天表示,为应对当前的白酒消费趋势,公司在原有的38度核心产品(包括井台)基础上,研发并在部分区域市场试点推出38度以下产品;此外,公司在线上和新零售渠道试点推出小包装规格产品。同日,天佑德酒也在公开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推出了一款28柠檬风味青稞酒,已于近日在部分地区及电商平台上市。

不久之前,五粮液表示将重推29度产品。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五粮液副董事长华涛曾透露,将推出如29度五粮液等一系列锁定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为了探索年轻化路径,公司还在去年年底组建了年轻化专班。

泸州老窖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已研发出28度国窖1573,16度、6度国窖1573正在测试。早在去年,泸州老窖方面透露38度国窖1573份额占比国窖系升至50%,低度酒成为核心营收支撑。水井坊也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表示,观察到25-30岁年轻群体消费者在新零售OTO平台消费提升,将尝试推出更多38度以下产品。

酒类产品的核心仍然是品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降度技术较为繁琐,高品质低度白酒产量少,所以市场一直对低度酒有着“低度酒酒质差”的印象,低度酒市场也深受其限制。

但低度酒不是简单的高度酒加水,优质的低度酒对基酒品质和勾调技术有更高要求。低度白酒生产常伴随酒体稀释和沉淀物清除,酒的风味大大弱化,出现口感淡薄、余味缩短、酸味过重等问题,更严重的还会出现明显水味。为克服这些问题,酒企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基酒品质等突破低度化瓶颈。五粮液股份公司技术总顾问赵东曾表示,白酒以酸酯成香,做到“低而不浊、低而不杂、低而不淡”,勾调技能更重要,“可以说低度酒技术比高度酒更严”。

除白酒外,黄酒、啤酒等也在进行降度创新、推出多元化口感等。例如,黄酒头部企业,会稽山推出8度的“一日一熏”气泡黄酒(290ml),定价10元左右,直击年轻人的微醺饮用场景;即墨老酒推出6度的青梅味气泡黄酒(290ml),提出“轻度微醺轻松畅饮”的饮酒体验。

“拉拢”年轻人

为何酒企不约而同的瞄准了低度酒赛道?

消费代际更迭下消费需求的重构是低度酒爆发的直接因素,当下,年轻化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崛起,逐渐成为酒类产品消费的主力军。有数据显示,中国酒类消费人群正在快速更迭,“85后”在消费人群中占比50%以上。其中85到94年消费人群占比超过30%,“95后”占比将近20%。

但年轻消费者对高度数、口感辛辣的白酒,以及繁琐的酒桌文化却并不“感冒”, 而凭借酒精度低、健康舒适、口感柔和等优势属性,低度酒正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要融入年轻人市场,酒企便开始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与潮流,向“年轻化”转型。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在“年轻人群代际迁移+消费主权觉醒”背景下,消费需求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低度化、利口化”推动产品创新,差异化的特色香型、风味布局趋势明显。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曾发布的《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年轻人更喜欢酒精度低的酒,仅有11.2%的年轻人喜欢30度以上的酒。10度左右是年轻人最喜欢的酒精度数,有39.6%的年轻人最喜欢该度数的酒,占比最高。另据网易数读发布的《当代年轻人饮酒调查报告》,超过80%的受访年轻人偏好中低度酒,其中超过59%的人群更倾向于中低度白酒带来的朦胧、慵懒的微醺感觉。年轻消费者在追求白酒口感的同时,还注重“微醺”带来的社交属性和情感诉求。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2025年低度酒饮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5%,2030年有望迈向高端化发展阶段。另据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发布的《低度潮饮趋势报告》,2020年到2024年间,中国中低度酒市场规模已从200亿跃升至571亿,2025年预计超743亿。中低度酒市场正呈现指数上升,成为新晋“黑马”。

不少酒企已经在低度酒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8度国窖1573产品目前卖得不错,因为90后和00后喜欢喝低度酒,未来中低度白酒一定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去年年中召开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泸州老窖总经理林锋表示,低度酒产品在公司产品中的占比已经从过去的15%提升到了50%左右,未来将坚定不移做好低度化。

并非行业万金油

白酒是时间的增值品,“高度酒越陈越香、越存越值”是市场对白酒的普遍认知,但低度酒除消费属性外却无法实现保值、升值,因此低度酒热潮的兴起,也引发了业内的质疑。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从短期看,低度化是打开年轻市场的钥匙,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迎合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但从长远看,低度化并不能解决当前白酒产能消化和刺激白酒消费的问题,相反,过度妥协可能让白酒失去灵魂,毁坏白酒品类文化血统和根基。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低度白酒的毛利更好、更高,符合企业盈利的需要,但在当前超万亿的白酒市场库存面前,低度白酒却并不利于行业去库存。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低度酒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首先,低度酒的货架期稳定性问题突出,酯水解反应导致酒体浑浊、风味下降;其次,标准化程度不足,不同品牌的产品在质量、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部分产品过度依赖果味或气泡感,可能削弱其作为传统白酒的文化属性。

尤其是在区域市场差异方面,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低度酒市场在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低度酒的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的聚集。而在苏南地区,低度酒已占酒类消费总额的65%以上,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相比之下,部分传统白酒消费区域仍以高度酒为主,低度酒的渗透率较低。

除上述问题外,酒企还有诸多问题需要面对,例如,中国消费者对低度酒的认知仍然以啤酒、预调酒等传统品类为主,要改变消费习惯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同时,传统白酒品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如何打破品牌固有形象,让低度酒品牌在Z世代心中树立起全新的、符合他们价值观和审美需求的形象,是白酒企业需要攻克的难题。

此外,过去几年,资本催生一批包装时尚、口味甜腻的网红果酒品牌,却陷入同质化陷阱。同时,以流量为主要打法但缺乏产品力和供应链的网红品牌,后期往往受困于渠道拓展瓶颈。有数据显示,低度酱酒销量增长41%的同时,复购率却不足20%。因此,低度酒如何从“网红”变为“长红”是酒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见,如何有效“拉拢”年轻消费群体,找到新的增长点,酒企还需要花更多心思才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泸州老窖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