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界风云 - 正文

斥资6.65亿元溢价收购,青岛啤酒赔钱赚吆喝?

来源:懂酒谛 2025-05-21 15:03: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斥资6.65亿元溢价收购,青岛啤酒赔钱赚吆喝?)

作者懂酒哥

中国啤酒龙头,准备切入黄酒赛道。

日前,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为增强产业协同性及企业发展竞争力,公司拟从新华锦集团和鲁锦集团处受让其合计持有的即墨黄酒100%股权。本次交易对价为6.65亿元和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交易完成交割后,即墨黄酒将成为青岛啤酒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6.65亿元的收购价格,相对2024年末即墨黄酒2.03亿元的净资产,溢价超过两倍。这看似赔本的“买卖”,实则暗藏了青岛啤酒在行业存量竞争下,努力寻求新增长点的焦虑。

收购即墨黄酒100%股份

履新未到半年,在董事长姜宗祥的掌舵下,青岛啤酒跨界黄酒。

青岛啤酒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本次股权收购,公司积极拓展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推动多元化发展,将为公司未来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公开信息显示,即墨黄酒始建于1949年,1980年成立即墨县黄酒厂,生产销售的“即墨”牌即墨老酒具有微苦焦香的独特风味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黄酒的重要代表之一。即墨黄酒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00万元,现股东为新华锦集团和鲁锦集团,分别持有45.45%和54.55%的股权。

公告透露,2024年,即墨黄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24年底,即墨黄酒总资产为9.08亿元,净资产为2.03亿元。

以此估算,青岛啤酒本次对即墨黄酒收购的市盈率约为22倍。对于本次交易的定价,青岛啤酒方面称,本次交易定价基于审计评估基准日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净资产估值,并参考行业可比交易以及行业头部上市公司市盈率情况,还有未来行业发展前景,经转让协议签署方协商确定,符合市场价格水平和一般商业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在5月12日举行的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上,青岛啤酒高层针对此收购案相关问题进行回答时称,本公司在继续开拓啤酒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推动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为公司未来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即墨黄酒与本公司同属发酵酒类行业,随着即墨黄酒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本公司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在品牌及产品宣传推广、销售网络与渠道等方面与公司现有优势市场和资源进行协同,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此外,从市场销售淡旺季上,“即墨老酒”与公司啤酒产品可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互补效应,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跨品类产品组合,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完成股权交割后,本公司将结合即墨老酒和啤酒产品的供应链、销售网络和渠道等进行进一步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从经营周期来看,青岛啤酒的营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第四季度一直是其销售淡季。梳理过往年报数据,青岛啤酒第四季度的业绩已连续七年亏损。2019年至2024年第四季度分别亏损约7.34亿元、7.77亿元、4.55亿元、5.56亿元、6.4亿元和6.45亿元。

而在黄酒市场,第四季度却是消费旺季。以行业龙头古越龙山为例,去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7091万元,占全年净利润的34.49%。

业绩承压,跨界自救

跨界黄酒的背后,是青岛啤酒承压的业绩。

青岛啤酒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去年实现营收为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归母净利润为43.45亿元,同比增长1.81%,延续了此前“增利不增收”的态势。

分区域来看,2024年,青岛啤酒无论是在山东大本营,还是在华北、华南、东南等国内重要市场,以及港澳地区和海外市场,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山东地区销售收入由2023年的228.69亿元下降至220.95亿元,东南地区、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区的下滑幅度超24%。

青岛啤酒表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受销量影响使得营业收入减少。期内,公司全年实现产品销量753.8万千升,同比下降5.86%,已连续两年销量下滑。

近年来,青岛啤酒致力于推动高端化,在2024年推出了奥古特A系列、尼卡希白啤、无醇啤酒系列等新品,但销售却未及预期。2024年,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的销量为315.4万千升,同比下降2.65%。

事实上,中国啤酒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仅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除青岛啤酒外,华润啤酒等头部企业也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

与此同时,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改变,果酒、预调酒等低度酒类快速崛起,蚕食啤酒的市场份额。《2024低度酒趋势报告》显示,Z世代在气泡酒、果酒品类的消费增速达58%,远高于啤酒的12%。

作为应对措施,近年来,青岛啤酒积极构建“啤酒+葡萄酒+威士忌”的多元酒类矩阵,试图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品类扩张动能,打造新的增长极。今年3月,青岛啤酒整合青岛饮料集团,将崂山矿泉水和青岛葡萄酒纳入版图。这或许也是青岛啤酒本次跨界黄酒的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黄酒虽历史悠久,但市场规模有限。2023年黄酒行业规模约210亿元,仅占酒类市场总量的2%,与白酒产业差距巨大。此外,目前黄酒行业也在面临市场分化的现状。2019年至2023年,黄酒规上企业数量从110家缩减至81家,销售收入从173亿元腰斩至85亿元。

市场规模有限的同时,青岛啤酒还需要考虑黄酒行业地域的局限性、如何将啤酒渠道优势转化为黄酒动销能力、黄酒与啤酒在消费群体和品牌运营逻辑上的差异等诸多问题。

未来,“啤酒+黄酒”将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还有待市场检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润啤酒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