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企动态 - 正文

如何在2分钟内测出浓香型白酒的年份?

来源:长江酒道 2024-06-20 09:49: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如何在2分钟内测出浓香型白酒的年份?)



执笔 | 敏 敏

编辑 | 古利特


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中,“北丐”洪七公在教授郭靖降龙十八掌时,用陈年美酒形容“亢龙有悔”——“(亢龙有悔)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醇厚无比”。


醇厚、丰满,柔而不烈,是很多人对于陈年老酒的一致看法。时间是酿酒师的挚友,但是岁月是无形无踪的,如何具像化感知年份酒中的年份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也是消费者判断白酒优劣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近年来,相关企业和组织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解决现有浓香型白酒年份检测速度慢的问题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申请一项名为“浓香型白酒年份检测装置及方法”,公开号CN202410372425.9,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专利摘要显示,该项发明提供一种浓香型白酒年份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白酒年份鉴别技术领域,利用微控制中心控制液体滴定模块获得滴速恒定且稳定的待测白酒液滴,利用电子阵列传感器承接所述液滴,并使得液滴流动,微控制中心通过高频扫描获取电阻抗探针的阻抗实时信息,通过高频扫描获取电阻抗探针的阻抗实时信息。


根据电阻抗探针的阻抗实时信息获取液滴的物理性质,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绘制雷达图,获得雷达图面积区域,以及计算所述雷达面积区域与已知年份白酒的雷达图面积区域的相似度,以相似度最大的已知年份白酒的年份作为待测白酒的年份,以此可在2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解决了现有的浓香型白酒年份检测速度慢的问题,适用于浓香型白酒年份检测。


为消费者搭建起“桥梁”和“防火墙”


白酒的香味成分会随着陈放时间的增长而变化,白酒价值也会随之增长。近年来,消费者对年份酒愈加青睐,导致市场上的年份白酒产品越来越多。不少白酒厂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白酒包装上随意标注年份,致使市场出现了与实际不符的年份白酒。


其实,不只是浓香型白酒,放眼整个白酒行业,为了让消费者和行业从业人员对年份酒拥有更加科学直观的认识,相关研究者近年来一直在探索。


在业内看来,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成为年份酒赢得可持续发展机会的核心。白酒行业正尝试从标准、技术层面为消费者搭建起“桥梁”和“防火墙”。


酒类年份鉴别技术功能目前不够完善


金煜彬、林飞、周建峰等日前发表的研究论文《白酒年份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显示,白酒年份检测鉴定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稳定同位素质谱法等技术。


具体来看,以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为基础的分析技术主要是对白酒酒基中的挥发物成分进行分析,经过数据积累,构建一套指纹图谱和预测模型,再以实际样品的谱图进行匹配测定年份,对实际样品的成分比对比较准确。


以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存储过程中白酒酒基中放射性同位素14C等成分的衰减程度来进行预测,准确度不如前者。


以光谱仪为基础的分析技术类似于色谱方法,也是属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实际样品的匹配,需要以较多的分析数据支撑。


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技术,则更依赖于鉴定人员对于分析方法的熟练使用,准确度不如前面几种方法。


这项研究同时指出,酒类年份鉴别技术目前种类不多,功能也不够完善,除了依靠经验丰富的品酒师进行人工鉴别外,基本上是依靠仪器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等系列方法构建一套预测模型,再结合实际样本的测定值,通过模型数据匹配进行年份预测鉴别。


随着仪器新技术的逐步发展,更多新检测技术不断出现,同时随着白酒行业中白酒陈酿机制及其鉴别基础数据的积累,更多准确有效的基础模型数据库数据也会越来越丰富,从而为更加准确有效地鉴定白酒年份、丰富鉴定分析技术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泸州老窖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