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主官亲自带队,贵州9县市酒类招商上半年都去了哪儿?)
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这是贵州省对2023年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并被写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头号任务、“一把手”工程,围绕服务“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贵州接续开展“双千百场”“夏秋攻势”等系列大招商行动。
作为全省支柱产业,各大产区围绕白酒产业展开的招商如火如荼。
云酒头条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仁怀、习水、金沙、汇川、赤水等贵州白酒子产区积极行动,政府主官亲自带队外出考察洽谈,成为黔酒产业发展值得关注的特点。
招商引资“火力全开”
白酒产业招商引资,已成为贵州自上而下的全面行动。
今年年初,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实施2023年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3〕111号)》中,共有101个项目涉及酒业,其中与酒类产销相关的共95个,另外还有6个项目为酒企投资的非酒类项目。
3月,贵州省公布《2023年第一批产业大招商推介项目索引》,其中与白酒相关的项目总投资达99.72亿元,年利润达到9.23亿元,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23.35%。
6月,贵州省对接长三角产业协作推介大会在上海举行,《贵州省2023年产业大招商推介项目索引(四化项目)》发布,共600个招商项目合计引资达3904.97亿元,其中直接涉酒项目22个,引资规模达133.79亿元。
持续加大白酒产业招引力度,背后仍是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的总体目标。产业链则是这一目标建成的“牛鼻子”,有着提纲挈领的关键意义。
以实施白酒行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为重点,推进白酒产业集群建设,贵州各地选择向外拓展招商引资,吸纳更多优质产业投资入黔,成为酒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招引热,模式新
贵州全省各地各部门马不停蹄对外招商,显现出诸多新特点。
马不停蹄、衔枚疾进,是各地密集开展白酒产业招商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在前述各县白酒招商“行程表”中,仅习水、赤水等县市洽谈白酒产投合作次数便超过五次,保持几乎每月一次的节奏,受到行业关注。
此外,招商队伍的足迹,遍布四川、广西、重庆等邻近省份,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白酒产销大省。
从各地汇总资料看,招商项目不仅有扩大产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原料企业、包材企业、酒旅一体、大商等生产包装建材等工业链的打造,贵州白酒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走向产区集群化。
在招商一线,“主官挂帅”成为常态,积极招、大力引、全力抢、奋力争。无论是对话省外机构、有关部门,还是深入企业交流互鉴,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化身产区“代言人”,也为当地未来发展增添更多信心。
招商形式也愈发丰富,园区招商、以房招商、驻外办招商、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等不断涌现,精准度和成功率也随之提高。
不仅要招得来,更要稳得住。
白酒产区在大开招商引资之门的同时,随着产业、品牌化的进一步聚焦,也设置了一定门槛。如习水产区在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也逐步对新引进的白酒企业有了产能门槛、投资性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优质产业投资。
贵州白酒的全新竞争力
贵州白酒产区以招商落实项目,以投资带动发展,且随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的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成效不仅落在白纸黑字的签约文本上,更落在发展动能上。
贵州白酒的全新竞争力,由此发端。
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健全白酒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贵州白酒产业的全产业链条发展,招商热传递出的发展信号更加明确。
对于行业来说,政府重要领导带头,招商动作频繁,不仅凸显各地各部门对白酒产业的重视,也让投资者看到了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确定性,投资信心明显加强。
对于企业来说,有政府的背书,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即使是中小企业,也有了更多吸引优质产业投资入驻的可能。
白酒产区不断走出去,“请”进来,扩大生产规模,各个产区共同布局优化产业链,推动包括包材、酒旅一体化等相关产业的多极化、多元化发展。在由上至下地重视下,贵州白酒正不断拓展边界,形成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下,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一盘棋”招商让贵州白酒发展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