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澳洲葡萄酒回归“倒计时”?)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5月)18日宣布中国恢复澳木材进口,澳大麦和葡萄酒进口是否也将很快恢复?”
在5月18日召开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就上述问题表示,中方愿同澳方一道,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澳洲葡萄酒,再次成为热点。有酒商向云酒头条表示,近期陆续接到上游厂家和品牌方的邮件及电话,联系沟通,有知名品牌甚至表示年内可能恢复和酒商合作。
市场暖风阵阵、上游厂家和品牌伸出橄榄枝,澳洲葡萄酒未来前景怎样,市场是否又将发生变化?云酒头条多地走访,和酒商进行了交流。
多家大商
收到邮件和邀请
“5月初,就有澳洲酒企联系我们,希望重新启动中断近三年的供应链。”广州酒商张力(化名)表示。
2020年,澳洲葡萄酒被中国相关部门实施双反调查,张力所在公司代理的澳洲酒供应链受阻,后来品牌方采取在法国、智利、中国宁夏产区灌装方式,勉力保证酒商供应,但多款澳洲原瓶进口高端酒,供货一直较为困难。
张力介绍,品牌方表示曾表示未来供应链恢复可能性较大,“主力高端品牌或重新抢占市场,希望我们公司做好配合”。
厦门丰德酒业总经理武永磊表示,5月18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宣布恢复澳木材进口后,自己就接到澳洲同行若干邮件和电话,国内也有酒商联系公司商谈澳洲酒经营事宜,公司目前正在观察考虑。
更有酒商向云酒头条透露,某知名进口葡萄酒公司正和自己沟通,约定中秋以前合作,相关事宜正在协商中。
据悉,此次澳洲酒企联系的酒商,大都经营过澳洲葡萄酒,集中在广东福建。而没有经营过澳洲酒的经销商,很多人没有收到邀约。
大盘下滑
需求存在环境生变
澳洲酒企和品牌重返中国市场的热情可见一斑,目前一线市场情况怎样,酒商对此怎样看待呢?
2023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下滑趋势并未扭转。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4月国内葡萄酒进口量1847万升,同比下降29%,进口额5.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2%,进口葡萄酒前四月已现“四连降”。
多名酒商向云酒头条表示,除去2023年,最近数年进口葡萄酒整体量价齐跌,酒商大都微利甚至保本经营,澳洲酒即使卷土重来,也很难改变行业现状。
另一方面,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部分品牌拥有相当知名度,也培育了一批消费者。如富邑集团旗下奔富系列、澳洲卡拉赛酒厂出品的黄尾袋鼠等,酒商对经营这类品牌酒积极性较高。
此外,澳洲产区众多,部分中小酒庄产品性价比较好,口感也较为适合亚洲消费者。如果澳洲葡萄酒能够重返中国市场,这类产品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
但有酒商坦言,即使澳洲酒供应链恢复,要重现曾经的市场热潮,也并非易事。
首先,葡萄酒并非必须消费品,澳洲酒大面积离开中国市场将近3年,消费者认知明显淡化;其次,澳洲部分高端品牌酒价格越涨越高,和目前消费环境的缓慢回升不融洽;最后,进口商与经销商近年来经营普遍承压,积极性不及以往。
可见,即使澳洲葡萄酒进口恢复,未来市场预期也需谨慎判断。一方面澳洲酒有固定消费者,市场确实存在需求;另一方面法国、智利、意大利等主要产区加紧在华推介,三年间市场份额已有明显增长,澳洲酒若是“回归”仍需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新变化。
不确定性明显
观望心理严重
澳洲葡萄酒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多少时间,又将经历哪些流程?云酒头条在与多位酒商的交流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深圳万达酒业董事长陈声达分析,澳洲木材和大麦进口有望率先恢复,但这并不必然推导出澳洲葡萄酒能够按照双反调查前税率重回中国市场,很多酒商也都意识到澳洲酒恢复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些原来经营澳洲酒,现在转做其他国家葡萄酒的酒商都培育了新的主销产品,很难重回尚有不确定性的澳洲酒。”
此外,澳洲酒市场恢复的流程也比较复杂。
参照被加征反倾销税的澳大利亚大麦,4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公告2023年第12号关于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所适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发起复审调查的公告》,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必要性进行复审。本次调查自2023年4月15日开始,应于2024年4月15日前结束,复审周期长达一年,短期内难有结果。
此外,酒商也关心澳洲合作伙伴是否投入资源真正做市场。
武永磊表示,澳洲葡萄酒性价比高,不乏知名品牌,丰德酒业定位品牌运营,携手智利葡萄酒品牌柯诺苏、伊拉苏多年,希望找到秉持长期主义、愿意扎实做市场的合作伙伴,“如果条件不具备的话可以先观察,但我们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追赶市场热点”。
尽管2023年澳洲葡萄酒市场恢复暖风频吹,大部分酒商依然保持冷静,都在按照自身经营规划有序推进,同时关注是否有新机会。这或许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进口酒渠道和商家的自我升级——既能放眼世界,又能结合实际,日趋成熟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