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层明确“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酒业有怎样的底气?)
中国酒业为何拥有培育世界一流的土壤?
文|云酒头条要闻中心
5月5日,高层召开财经委员会议并提出,我国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
世界一流企业,对于行业而言,是风向标更是指路人;而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它们是中流砥柱,更是助燃剂。
聚焦酒业,提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领头羊”亦不在少数。不仅如此,几大白酒产区对于建设世界一流白酒产区集群也提出了明确目标。
世界一流对于酒业而言意味着什么?中国酒业为何拥有培育世界一流的土壤?
世界一流企业
意味着行业水平
国新办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到,“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央企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总的目标。”
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正在成为广大国企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音符,需要企业给予更多思考、更大投入。
如何理解世界一流企业?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认为核心是“一流”,然后是“世界”。
站在酒行业角度来看,其实已经有不少名酒企业发出争当世界一流企业的口号。
在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基于白酒行业及消费市场的变化,对“五线”战略蓝图进行了延伸解读,再次明确贵州茅台“打造世界一流上市企业”的目标。丁雄军认为,茅台需要满足行业新消费升级期的变化,“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须有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欲。
此外,五粮液也曾提出,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新”理论为指引,苦干实干,善作善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创建“零碳酒企”,实现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绿色、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企业。
泸州老窖则在2020-2021年度经销商表彰暨营销会议期间提出,将建设“六位一体”泸州老窖。其中的“六位一体”即包括“品牌、品质、文化、创新、数智、和谐”六个方面,成为全球酒类领军企业。
2022年,汾酒提出切实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锚定汾酒复兴目标,提出汾酒“123”复兴纲领。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提出,汾酒要做“效益一流的国有企业,发展能力一流的企业,发展活力一流的企业和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一流企业”。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也曾表示:2023-2025是高端制胜、卓越发展的三年。这三年的目标就是要全线超越对手,就是要赢高端、双对标、做一流,就是要做头部企业、做行业的巨人并争取做世界一流的啤酒公司。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在多个公开场合介绍过郎酒2030年的战略目标:一是在白酒行业具有重要地位;二是与赤水河对岸茅台各具特色,共同做大高端酱酒,兼香型白酒成为大众喜爱产品;三是把郎酒庄园打造成白酒爱好者的向往地、世界一流庄园。
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曾强调,习酒要坚守质量高线,践行君品文化,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受人喜爱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舍得酒业曾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公司未来要以生态为基础,以老酒为本,以文化为魂,成为文化领先、生态可持续、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白酒企业。
贵州珍酒则锚定“未来之珍”发展目标,在聚焦产品本身的高品质、高价值、高内涵同时,将品牌故事、美食文化和历史人文等元素融入其中,持续强化“酒中珍品”的珍贵稀缺和高品质属性,由全国品牌向世界品牌迈进。
由此看来,酒企对于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执念”与标准。但不论标准如何,立志于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品牌,不仅依靠其全球视野形成自身发展优势,也在不同领域持续推动行业整体向上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企业更代表着行业整体水平,它们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在高层加快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下,明确什么是真正的“世界一流”,酒企与行业才能看到更远的未来。
世界一流产区
意味着行业天赋
实际上,除了企业目标之外,我国酒行业的产区也陆续走在争做世界一流的道路上。
首先,是近两年尤其火热的贵州产区。2021年,以“一流产品、一流企业、一流产业、一流产区:锻造贵州白酒产业集群新黄金时代”为主题的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贵州习水举行。
会议明确提出,贵州要坚定酱酒五个自信、打造世界一流产区。不仅如此,贵州更是超前提出做大做强才能形成优质产区、产区立法、标准化升级、资本投入万吨产能成主流等新锐观点,引起业界关注。
在四川,拥有人文与自然双重优势的宜宾产区也曾提出类似目标——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以产量不到全国十二分之一的占比,实现了全国白酒四分之一的营收、六分之一的利润,宜宾产区当前各项核心指标均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泸州产区也曾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以“6个100亿”项目为抓手,实现“六个打造”:打造世界一流的白酒产区、打造世界一流的白酒产业园区、打造世界级白酒企业集群、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原产地、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品牌集聚区、打造世界级白酒绿色发展示范区,抢占未来白酒产业发展制高点。
2021年5月,国务院批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宁夏成为全国首个针对特色产业的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方案》中提到,力争到2025年宁夏葡萄酒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打造中国葡萄酒全方位融入世界的窗口、农业特色产业深度开放发展的高地。无论在生产技术、企业标准、产品打造、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对标国际、植根产区的理念。
当前,白酒行业向产区化发展趋势明显。有业内人士表示,白酒产区化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产区建设能够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确保产区产品品质、享受产区设施及红利,打造强化产区名片,凸显产区特色。
基于地理、文化、历史等优势,酒行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天赋”。不同于红酒产区的发展,我国白酒产区将在各个成熟产区的推动之下,最终成为孕育优质白酒、培育优质企业的一方沃土。
酒业有成就世界一流的底气
为什么说酒业有着成就“世界一流”的底气?
答案或许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有头部企业引领。以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为首的“领头军”们,当下已各自扛起自己身上的担当。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名酒产区、名酒品牌在十三五末及十四五开局,产能大幅扩容,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目前白酒产业营收百亿以上的企业已达12家: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郎酒、习酒、剑南春、古井贡酒、劲牌、牛栏山、国台。可以想象,今后的优势必将进一步增强。
由此可见,名酒力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劲”。
二是有关部门、政策及行业协会的推动与支持。近年来,酒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在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以及各城市本地酒协的共同监督之下,各类标准体系接连出炉;更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沟通各地企业,发挥“桥梁作用”,协调各地交流沟通,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白酒产业作为中国传统产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目前正以更快、更准的步伐迈进全球人民的视野,以更高的姿态、更深入的形象站上世界舞台。而我们也相信,在国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同时,白酒也充分推进成为世界一流的烈酒产业,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传统文化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是不断完善和壮大的酒类产业链体系。在近期发布的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中,不仅酒类生产企业受到关注,还有诸多来自配套产业、原粮种植、酒类流通等企业也交出优异成绩单。
在近年来的产区建设中,诸如四川、贵州等众多产区,也将招商和产业规划的方向辐射至配套及流通领域。产业链的完善,有赖于各环节企业行成合力,也将有效反哺企业及产区,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
同时也应看到,当越来越多的酒企、产区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的同时,更多诸如产区风土、传统文化、地域风情、工艺沿袭、历史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依旧体现在其产品、品牌等各个方面。这或许也足以说明,中国酒业所诞生的“世界一流”,不仅将具备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也将更具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