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界风云 - 正文

洋酒市场2023新变化:价格普涨10%,但价格降级趋势明显,威士忌库存问题浮现

来源:酒业家 2023-04-18 20:1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洋酒市场2023新变化:价格普涨10%,但价格降级趋势明显,威士忌库存问题浮现)

综合成本是诱因,品牌策略是根本 文丨酒业家团队

包括干邑、白兰地、威士忌等在内的洋酒品类在2023年开始出现价格普涨的现象。

近日,保乐力加一纸涨价通知再引关注,旗下几乎全部洋酒产品均出现价格调整,其中马爹利名士夜焰干邑白兰地150cl涨幅达15%,马爹利其他产品涨幅也在5%-10%区间。

而值得注意的,与马爹利一同被业内称为“三大洋”的人头马、轩尼诗,此前也均已发布涨价通知。作为洋酒市场的风向标,“三大洋”的价格浮动都备受业内关注,如今“三大洋”相继涨价,透露出今年洋酒市场的哪些趋势和变化?

酒业家关注到,此次调价,除了马爹利名士夜焰干邑白兰地150cl涨幅达15%外,马爹利蓝带涨幅基本维持在9%左右,马爹利XO、名士、鼎盛则维持在6%-8%之间;人头马VSOP、特级和XO的涨幅也基本在6%-7%左右徘徊;而轩尼诗XO的涨幅则全部在10%。

除了干邑中的“三大洋”,其他二三线干邑、白兰地、威士忌、利口酒、朗姆酒、伏特加、金酒等洋酒品类中的其他品牌,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但最高涨幅上探至45%,其中大部分涨幅集中在2%-12%之间。

威士忌品类中,百富单一麦芽30年、40年分别调价109%、35%,但整体而言,相比往年动辄20%-30%及以上的涨幅,今年威士忌的提价幅度相对“温柔”,有产品甚至涨幅仅在3%-5%。对此,有酒商认为,百富单一麦芽30年单价太高,并非流通产品,属于有价无市,其涨幅不具参考意义。

但即便如此,与往年2%-5%的涨幅相比,今年以“三大洋”为代表,洋酒涨幅普遍走高。而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洋酒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现象,幅度6%-10%左右,且开瓶率降低明显,尤其是次高端、高端洋酒在市场更是动销不畅。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席康告诉酒业家:“现在价位超过500元以上的,包括洋酒在内不管哪一个酒种,销量下滑都比较明显,有数据显示,年后次高端及腰部偏上一点的产品同比去年销量下滑40%以上。”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所认识的洋酒商中,没有谁动销是比较好的,只有500元以下洋酒的卖得好,500元以上价越高卖得越差,2000元以上的洋酒基本都卖不动。”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威士忌分会会长王宏泉也表示。

一面是价格越涨越高,一面是价格倒挂、销量下滑,洋酒量价“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到底缘何出现?

事实上,洋酒今年的大幅提价早在2022年12月就初现端倪。2022年底以及2023年初,多名洋酒商向酒业家反馈,2023年洋酒价格,特别是干邑的价格将会大涨,高端部分预计调价8%以上,一些中低端部分涨幅则可能在20%-30%之间,主要原因则在于人工、能源、进口税率、上游原材料等综合成本的上涨。

广东一干邑酒商汪淼(化名)则表示,洋酒价格上扬主要缘自上游厂家原材料上涨,但这并非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问题,而是每年都在一直上涨。“国外土地基本都在农民手里,土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厂家手里没有多余的原料,更没有控价权,只能每年从农民手里收葡萄,而这一成本现在越来越高。”

而在和富酒业销售总监谢斌看来,包装成本更是洋酒提价的重要诱因,其中尤以水晶瓶为最。

谢斌指出,高端干邑和高端威士忌基本都使用的是水晶瓶,而水晶瓶在工艺上只能人工操作,不能用机器代替,“工人短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水晶瓶在工艺上需要不断煅烧打磨,对天然气依赖极重,两项因素叠加直接助推了水晶瓶成本的上涨。”

除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之外,四川潇懿国际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罗照兴还透露,2022年法国进口到中国的食品税也提高了5个点左右。此外他还提到:“涨价或许也源于对市场的把控,消费场景恢复后,品牌方也希望多进行一些品牌推广活动,推广费用的增加最终也会体现在价格的提升里。”

广东洋酒商陈晨(化名)告诉酒业家,干邑与威士忌都具有“时间价值”。威士忌提价除了成本上涨,更多来源于其高年份单一麦芽越来越稀缺,而干邑虽然调配而成,但在年份和级别上的判定都是以最年轻的酒液为标准,从这一点上看,两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时间价值。

除了来自成本的硬性上涨,多名洋酒商提到,决定洋酒每年坚定稳步上涨的还有品牌的策略和定位,而这主要基于全球市场的发展来制定,并不以中国市场的意志为转移。

“法国干邑管理局曾发布一份数据,根据干邑每年全球的增长情况,预测2035年,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将变成3亿瓶,而现在干邑地区的产能却只有2亿瓶,且每年增加的种植面积并不多。”基于此,谢斌认为,供小于求,这便是干邑价格稳定上涨的底气。

从酒业家的调研来看,在各洋酒品类中,干邑提价虽在短期内会影响销量,但目前库存良性,尚在可消化范围之内。令人最为以外的则是:与2022年的火热不同,威士忌市场进入2023年以来却呈现出逐渐冷却的态势,且渠道库存积压问题逐渐浮现。

“轩尼诗和马爹利今年基本放弃了春节压货,目的就是为了维持良性的渠道库存,以实现顺利提价的目的。”汪淼透露。

综合各干邑酒商的反馈,目前“三大洋”的库存基本都在1000箱左右浮动,整体来看,库存情况比较良性,预计今年7月在中秋“打货”之前能基本消化完。

相比干邑,威士忌的渠道库存则相对饱和,王宏泉告诉酒业家,“威士忌目前的库存至少还需要半年才能完全消化。”

总体来看,目前高年份威士忌在二级市场呈下跌趋势。权威威士忌价格指数网站Whiskystats数据显示,今年3月,影响Whiskystats威士忌指数的历史上成交量最大的500种威士忌价值下跌了1.59%。

事实上,并非只有威士忌,受整体消费疲软影响,洋酒消费整体在2023年呈现出消费降级趋势。

干邑方面,有酒商指出,目前干邑品牌在年轻消费人群的拓展上没有跟上,价格如果继续涨,消费力恐难以支撑,消费者可能会降级或者转向,这也将给到二三线干邑品牌和威士忌品类一些填补市场需求的机会。

威士忌方面,王宏泉则表示,“中国市场追涨不追跌,市场趋于理性之后,做威士忌的经销商也会更加务实,现在的情况就是要努力清库存。”另外有酒商向酒业家表示,进入2023年以来,此前高价格带的高年份单一麦芽产品便开始出现滞销现象,100-200元价格带的产品相比此前则更为畅销。

在席康看来,洋酒销量下滑跟关系比较大,现在国内夜场生意整体下滑很多,不仅需求减弱,在消费选择上呈现一些变化,比如以前喝XO的现在可能喝VSOP,以前喝洋酒的现在可能喝啤酒。”

但仍有不少酒商坚定看好洋酒未来市场的发展,这主要基于消费国际化和多元化趋势的凸显。“长远来看,随着经济逐步回暖,消费力持续提升之下,洋酒市场未来一定是上升的趋势。”万国酒联(北京)国际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继表示。

“新的一代年轻人,国际视野越来越开阔,我很坚定的认为国际烈酒大有可为。”谢斌认为,从目前中国烈酒市场的构成来看,洋酒仅占3%的空间,随着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这一份额将持续扩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