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遇冷,海外升温,白酒出海还能给市场带来哪些惊喜?)
作者懂酒哥
2025年,白酒板块在A股市场中表现疲软,年内仅有泸州老窖、酒鬼酒等4只个股实现上涨,上涨股票占比仅约两成,似乎在这轮牛市行情中成了“缺席者”。
不过,在国内市场面临库存压力攀升、消费需求疲软的双重挑战下,海外市场却展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据统计,前三季度白酒出口额攀升至7.04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出海”已然成为近年来白酒行业寻求突围、实现突破的关键共识。
白酒出海量价齐升,以香港、东南亚等地区为主战场
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白酒出口额达7.04亿美元(折合约49.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出口量达1215.03万升,同比增长4.9%。值得关注的是,白酒出口均价为每升58美元,同比小幅上扬0.4%,由此不难看出,2025年白酒出海呈现量价齐升的积极局面,海外市场布局正从单点突破逐步迈向体系化推进。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白酒市场还处在总量收缩、内卷日益的环境中。A股20家酒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77.79亿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减少了199.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25.71亿元,同比减少91.26亿元。经计算,20家白酒企业平均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达39.20%,其中金种子酒、皇台酒业等4家酒企更是陷入亏损境地。
在市场布局方面,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美国、日本稳稳占据白酒出口前五位。其中,香港地区出口额高达2.86亿元,在全部出口额中占比40.6%。香港作为全球知名的自由贸易港,白酒企业纷纷借助其优势,在此建立仓储、展示与分销中心,进而辐射全球市场,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与此同时,2025年中国白酒品牌研究院选址香港,旨在推动白酒产业从“产品出口”向“文化输出”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加坡、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同样是白酒出海的重要战场,这与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紧密相关。酒企在东南亚市场各施妙计。舍得酒业邀请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为其站台,2025年上半年在东南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吉隆坡便利店铺货率甚至超过茅台,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习酒则致力于场景重构,开展“中国年·喝习酒”等活动,还大胆尝试白酒与他国美食的巧妙融合,打破了“烈酒只适合中餐”的固有认知。
茅台上半年境外营收增超三成,头部酒企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回观国内白酒市场经营现状,地方性酒企正面临发展瓶颈,以西北地区的“四酒”——伊力特、金徽酒、天佑德酒和皇台酒业为例,它们受限于地方市场的容量天花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国性酒企凭借品牌与渠道优势,开拓出了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白酒行业的全球化征程,将成为进一步拓展市场版图的关键。
从中报披露的数据来看,贵州茅台境外业务实现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99%,堪称白酒出海的标杆企业。茅台已明确设定2035年成为国际化公司的宏伟目标,并打造“T字形”出海产品结构。通过“茅台之夜”等独具特色的IP活动,深入开展文化营销,提升了品牌国际影响力。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茅台海外经销商数量净增11家,总数达到115家,境外营收增速更是超过整体增速20多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其他白酒巨头也纷纷探索各具特色的国际化路径。五粮液与全球50个城市的签证中心携手合作,设立品牌专区,扩大品牌国际曝光度;泸州老窖连续多年牵手澳网,借助国际体育赛事平台,强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汾酒则以“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酒类品牌”为目标,加速布局东欧市场。
在产区层面,“黔酒全球行”“川酒全球行”等活动持续深入海外市场,为白酒国际化注入新动力。遵义综保区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1家本土酒企首次通过综保区平台成功出海,出口额超2400万元,同比增长200%,推动酱香白酒走向海外。
与此同时,白酒企业正从传统经销商模式向免税终端、跨境电商、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渠道迈进。在标准制定方面,茅台斩获EFQM全球奖、提升ESG评级,行业协会积极推动白酒术语翻译、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破解了海外市场“看不懂、喝不惯、信不过”的难题,为白酒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从被动出口到主动出海,但境外营收占比仍需提升
虽然目前国内白酒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已从被动出口转变为主动出海,从产品走出去升级为品牌走进去。但这个体量还需加强。
即便贵州茅台2025上半年的境外实现营收达到28.99亿元,这一营收体量在20家白酒企业中都可以排名第10位,但其境外营收占比也仅为3.24%左右。此外,明确披露境外营收的白酒企业仅有6家,可以看出白酒出海目前还只是一个起步信号,并没有实现全部过程。
与此同时,黄酒领域的领军企业会稽山、红酒行业的龙头张裕A,以及啤酒巨头青岛啤酒,均在出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2025年上半年,这三家企业的境外营收分别为0.05亿元、2.57亿元和4.86亿元。
受葡萄酒舶来品特性的影响,张裕A同期境外营收占比高达17.47%,明显高于白酒(3.24%)、啤酒(2.37%)和黄酒(0.55%)的可比企业。公司坚持“中国风土、张裕风格、世界品质”的理念,积极推动龙谕、酒庄酒等高端产品线出海,提升了单瓶价格与整体盈利能力。
横向对比来看,白酒在出海征程中已展现出强于黄酒和啤酒的竞争力,走在了国内酿酒行业国际化的前列。展望未来,若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的境外营收占比能够突破两位数,那将是白酒出海迈向全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