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企动态 - 正文

上半年啤酒股业绩分化局势复杂,业内忙出圈业外忙入局

来源:啤酒日报 2025-08-28 18:44: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半年啤酒股业绩分化局势复杂,业内忙出圈业外忙入局)


2025年上半年,国内啤酒行业形势在分化中变得更加复杂。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国内外啤酒企业纷纷绞尽脑汁破圈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众多的业外资本却在忙着跨界入局。

中外资啤酒

业绩分化背后

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品销量473.2万千升,同比增长2.3%;营业收入204.9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7.2%。销量、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尤其是净利润交出历史新高答卷。

实现收入2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实现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啤酒业务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2.6%,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喜力销量增长20%,带动整体啤酒平均售价上升0.4%。

在谈到今年啤酒市场时,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认为,业绩增长依然来自于高端化升级的带动,啤酒高端市场还在增容,仍未到天花板。

过去几年,在啤酒高端化的带动下,啤酒上市公司业绩普涨,但2025年上半年,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国内啤酒企业继续增长,但原本在高端化优势更为明显的外资啤酒品牌则陷入调整。

上半年,(01876.HK)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减少9.5%和1.4%。(600132.SH)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4%。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的高端化还在进行中,上半年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5.5%,中高端产品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9.3%。(002461.SZ)预计归母净利润5.7亿到6.2亿元,同比增长15%到25%,原因是啤酒销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在业内看来,这一方面与国内啤酒企业高端化升级进程启动较晚有关;另一方面,这一变化也反映了啤酒市场渠道和需求的变化。

今年以来,多地进一步严格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消费者多元化、多场景化消费趋势让啤酒的购买渠道也在发生变化。过往餐饮、夜场等即饮渠道约占到中国啤酒消费的60%左右,但目前啤酒消费场景逐渐从传统的社交聚饮转向家庭消费等新场景。

从各家业绩会上公布的消息看,包括百威亚太、嘉士伯都在加速布局非即饮市场

啤酒专家方刚表示,确实存在这种代偿消费的可能性,目前啤酒家饮和独饮的占比在提高。与此同时,零售业务尤其是非即饮渠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零售、即时零售、折扣店、零食店等一系列新业态的崛起,也带动了啤酒零售的增长。此前外资品牌在高端产品上优势明显,但随着国内品牌高端化和创新升级的推进,外资品牌的优势也在递减。

啤酒企业忙出圈

业外企业忙入局

中国啤酒企业持续增长的业绩数据,也让其他行业艳羡,也让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正在涌入啤酒赛道。

今年上半年,包括(06979.HK),好想你(002582.SZ)、三只松鼠等企业纷纷宣布跨界推出相关啤酒产品,特别是在精酿啤酒市场布局更加密集,后者也被认为是下一阶段啤酒高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但啤酒行业也在经历越来越残酷的存量竞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相比于2013年的峰值期下降了30%。燕京啤酒在公告中称,中国啤酒行业是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这两年,啤酒行业的增长更多来自于产品结构性升级带动,销量增长较为有限,为了扩容,啤酒企业普遍选择多元化来应对市场变化,包括推出饮料业务、进入白酒赛道等,希望通过与啤酒渠道和消费场景接近的品类,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轮啤酒大发展时期,属于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出击收购中小啤酒品牌,才最终形成了目前市场高度集中的top5时代。

2025年上半年,中国啤酒行业在高端化与渠道变革中持续分化。国内企业凭借产品升级稳健增长,外资品牌则面临调整压力。消费场景向家庭与非即饮渠道迁移,同时业外资本加速涌入精酿等细分赛道。行业竞争正从存量博弈转向多元化生态竞争,突破增长天花板仍需持续创新。

来源:第一财经(有删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燕京啤酒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