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界风云 - 正文

今世缘2024年业绩双面镜:省外市场开拓乏力,盈利增速承压放缓

来源:懂酒谛 2025-05-07 17:14: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今世缘2024年业绩双面镜:省外市场开拓乏力,盈利增速承压放缓)

作者懂酒哥

今世缘于2023年成功跻身白酒行业“百亿营收俱乐部”,自此成为继洋河之后,江苏第二家百亿级白酒品牌。到了2024年,今世缘交出了营收115.46亿元,归母净利润34.12亿元的双增长答卷。

然而,深入剖析数据就会发现,这份靓丽成绩单背后仍暗藏隐忧。库存高企、合同负债骤降、省外市场开拓乏力等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标志着今世缘正面临战略转型的阵痛期。

盈利增速大幅放缓,省外经销商平均营收仅150万元左右

2024年的白酒市场并不好过,中小酒企普遍面临高库存压力,连“硬通货”飞天茅台的价格都跌破2300元关口,行业进入调整阶段。从2024年度数据来看,20家上市酒企中,金种子酒等8家酒企出现利润下滑。虽然今世缘凭借相对稳健的业绩表现,依然是行业中的“优等生”,但曾经的高速增长势头却难以为继。

回顾历史,2021至2023年,今世缘营收增速均超20%,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更是达到26.05%。而2024年,14.32%的营收增速与此前相比明显放缓,净利润8.80%的增速不仅跑输营收,更与过去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今世缘业绩增速放缓,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与企业自身问题相关。就内部而言,在竞争白热化的次高端白酒市场,今世缘主力产品国缘四开的终端价在460元至520元之间,需要直面剑南春、水井坊等强劲对手的挑战。由于缺乏像洋河梦6+那样辨识度高、市场号召力强的大单品,今世缘在产品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毛利率也因此承压。

今世缘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78.34%降至当前的74.74%,在20家白酒企业中的排名从第6位下滑至第7位;净利率也从31.06%降至29.55%。同时,今世缘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8.67亿元,同比仅增长2.37%,与14.32%的营收增速差距明显,这意味着今世缘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在减弱。

在渠道建设方面,今世缘同样面临挑战。尽管2024年其经销商数量从1061家增加到1228家,但平均每家经销商贡献的营业收入却从952万元降至940.2万元。

此外,尽管2024年今世缘省外营收达到9.26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7%,但从整体营收占比来看,这一数字仅占总营收的8%左右。更值得注意的是,今世缘2024年省外经销商数量达到了615家,超越了省内经销商613家,但平均每家经销商实现营收仅约150万元。

其中,今世缘的省外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安徽、山东等酱酒相对薄弱的区域。这种市场结构不仅反映出省外市场拓展的局限性,也意味着企业对特定区域市场的依赖度过高,抗风险能力较弱。

今世缘在江苏省外照搬“厂商协一体化”模式,但由于缺乏差异化产品支撑,以安徽市场为例,面对古井贡酒、口子窖等强势品牌,今世缘的产品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产品特色,都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市场拓展举步维艰。

合同负债大降三成,存货金额攀升至55.69亿元

除了在省外市场拓展中举步维艰,今世缘还面临着合同负债下滑的挑战。在白酒行业,合同负债向来被视为企业业绩的“蓄水池”,它直观反映了经销商的打款积极性,也体现了厂商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

然而,2024年年末,今世缘的合同负债降至15.9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33.65%。回顾2021年至2023年,今世缘的合同负债始终稳定在20亿元以上,如今的下降,暴露了厂商关系中潜藏的矛盾。

对于合同负债的锐减,今世缘表示,这是践行“厂商命运共同体”理念、缩短发货周期的结果。但从经销商的反馈来看,实际情况是经销商打款意愿持续走低。以南京、苏州等核心市场为例,不少经销商反映,千元价格带的国缘V9产品,实际成交价长期在900至1000元区间浮动,明显低于出厂价,形成了“价格倒挂”的局面。这种情况严重压缩了渠道利润空间,让经销商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为了稳固特A+类产品的市场地位,今世缘对国缘四开、对开等产品实施停货政策。这一举措不仅没能稳定市场,反而加剧了经销商的观望情绪,一些中小经销商为了保证资金周转和盈利,纷纷转向动销更快的其他品牌产品。

与此同时,今世缘的存货余额升至55.69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净资产的比重达到36.03%。更值得警惕的是,今世缘2024年末的存货周转天数高达652.29天,相比三季度环比增长了28.62%,反映出库存积压问题正在恶化。

对于存货的增长,公司表明这一结果为产品高端化储备基酒。从盈利结构看,特A+类酒品确实撑起了业绩的“大梁”。2024年该类酒品毛利达到61.95亿元,占总利润的71.79%;特A类酒品毛利也有21.88亿元,占比25.36%。

但在竞争白热化的次高端白酒市场,一旦特A+类、特A类酒品销售遇阻,前期储备的基酒不仅无法转化为利润,反而会成为沉重的库存负担,进一步加剧经营风险。

激进扩产,产能过剩风险不可忽视

白酒行业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虽然头部酒企可以利用资金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等诸多优势,持续扩大边疆,但这种开拓存在需求疲软的风险。

自2019年起,今世缘便踏上大规模产能扩张之路。2022年初,今世缘斥资90.76亿元启动“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这个项目建成后,新增了3.8万吨优质浓香酒和酱香酒产能,相当于特A+、特A类核心产品总产量的1.5倍。到了2024年9月,又有2万吨酿酒项目投产,使今世缘总产能达到6万吨左右。而目前还有2万吨产能正在建设,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后,总产能将攀升至8万吨左右。

面对如此激进的扩产计划,公司管理层坦言产能建设“适度超前”。但在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生产出来的酒卖不出去,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还可能因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给未来的业绩增长埋下隐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古井贡酒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