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界 - 酒企动态 - 正文

重啤首次披露:被一纸协议寄生吸血,上演重庆版“农夫与蛇”

来源:啤酒日报 2025-03-17 11:26: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重啤首次披露:被一纸协议寄生吸血,上演重庆版“农夫与蛇”)


3月14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132.SH,以下简称“重啤”)公告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公司与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威”)合同纠纷一案的一审判决,重啤被判向嘉威赔偿3.5亿元。

重啤在公告中称,公司已严格按照《产品包销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包销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的约定,全面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不应再向嘉威承担任何额外赔偿责任,并决定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将重新审视双方的合作关系。重啤还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声明,首次介绍了与嘉威包销协议的形成过程、协议细节。


重啤与嘉威的纠纷已经长达5年之久。2020年9月,嘉威以重啤未履行包销协议及其他相关条款导致的损失为由,要求重啤赔偿6.39亿元,并在2022年主动申请撤诉。2024年8月,嘉威更换主张事实,更换法院,再次提出诉讼,但相关依据依然离不开包销协议及相关条款。

根据重啤声明,20世纪90年代,嘉威的前身金星啤酒厂是一家无品牌、无市场,濒临破产的企业,在重啤的扶持下,才成功渡过了破产的危机。搭上国企老大哥重啤之后,嘉威逐步摆脱最初代工利润需上缴70%给国企重啤的绝对弱势地位,成功说服国企重啤出资与其成立合资公司,让国企重啤奉上“山城”商标使用权、放弃控股权,由原51%股份占比的控股股东变为持股三分之一的小股东。

2009年1月,仍为国企的重啤,与嘉威签订了包销协议。该协议一方面要求“平进平出”,即重啤从嘉威采购的啤酒价格与其经销价格一致;另一方面,协议要求重啤“同增同减”,嘉威的包销量与重啤在重庆主城区的主要工厂销量同步增减。按照包销条款中长达20年的协议期限,嘉威获得了长期固定收益且无市场风险的盈利模式,即便未来重啤完成改制并更换大股东,仍需严格履行该协议。

在签订包销协议前的2008年,嘉威年利润仅2100万元,而到2023年,其净利润已增长至近2亿元,翻了近10倍。2009至2023年,嘉威累计获得的总利润高达20.29亿元,其中16.48亿元是在嘉士伯控股重啤之后,占比高达81.2%。

通过长达十多年的吸血寄生,嘉威的利润率远超行业水平。2023年,嘉威的净利润率高达35%,而重啤的净利润率为18.3%,华润啤酒为13.5%,甚至超过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这也不得不让人产生好奇:这样一家缺乏技术的啤酒代工厂,何以取得这样近乎“诡异”的成绩?

嘉威早已从代工厂蜕变为依附于上市公司的“吸血寄生体系”,在商业史上极为罕见。然而,重庆五中院的一审判决漠视了多年来重啤与嘉威每年按时结算并经第三方审计的事实,支持了嘉威超越原有协议约定、攫取更多不当利益的行为。对此,重啤表示,出于对企业发展历史的尊重,公司始终履行该协议,但对于嘉威试图超越协议框架范围,攫取更多不当利益的行为,绝不认可,公司已决定坚决上诉,并向社会各界澄清事实、还原真相。

来源:嘉士伯中国,详情请移步文末阅读全文

关注微博“编辑部酒事”,

一起聊聊我们的酒事。

不定期还有福利掉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润啤酒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